十二年的努力,十分鐘的填報,如何才能不辜負十二年的努力,爭取十分鐘的成功。僅僅靠考生,在實現(xiàn)上有很大困難。
志愿填報不是高考后才開始準備就能做的周全的,需要考生從現(xiàn)在就著手準備,而我們知道,考生在高考前是不可能分出時間去收集整理這些報考信息的。所以,家長的參與就很重要。那么,家長要如何幫助考生準備,要收集哪些資料,又能幫到哪一步呢?
第一步,熟悉政策,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考生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第二步,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權威渠道大致有: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shù)乜荚囋杭案咝9倬W(wǎng),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
第三步,準確定位,填報志愿前家長和考生可以根據(jù)平時成績或模考成績來定位,看看考生所在班、學校、區(qū),甚至省市所處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明確孩子的定位后,就要開始去收集了解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
第五步,初選志愿。這個必須要有考生的參與。家長要對孩子有充分的了解,跟孩子溝通。這里主要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
一是孩子對專業(yè)院校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想法是經(jīng)過充分考慮,堅定的理性的。那么,家長的工作范圍就能縮小一些,根據(jù)孩子的成績、目標專業(yè),重點收集范圍內(nèi)的相關院校資料(包括院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yè)分數(shù)線,師資力量,專業(yè)設置,學科特長,就業(yè)及深造情況等)。
二是孩子對院校專業(yè)沒有概念,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就需要靠家長幫他們分析,做出正確的引導,這個時候,家長的責任就比較大了。首先家長必須要了解院校專業(yè)、專業(yè)職業(yè)、專業(yè)就業(yè)、社會需求等,再根據(jù)自己的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給孩子提供指導性意見。注意是引導不是代勞、強勢干預。
所以,家長在考生的志愿填報中的角色應該是參謀。高考圈提醒各位考生家長,除了信息的采集收集外,家長還要學習志愿填報相關的正確知識、方法和理念,避免在實際填報時,因為技巧問題,出現(xiàn)意外狀況。
由中國陽光招生網(wǎng)編輯 http://m.zgjcc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