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模式一直倍受爭議,被人們頻頻拿來和注重實踐、注重學生自主選擇的西方高考錄取模式做對比。其實,中國的高考模式近幾年一直在不斷優化,山東便是一個先進高考模式的試點。從2012年起,山東實行春季高考與夏季高考兩次高考,春季高考重點面向中等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同時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的統一考試。而夏考則是普通本科入學考試。在此模式下,考生有兩次考試機會,許多考生在夏考結束后能拿到兩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可自主選擇。
為進一步優化高考模式,近日山東高考新方案發布:2017年起,夏季高考科目為3+3模式,考生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和考生選考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組成。此外,最大的改變在于傳統的“一本”和“二本”的區分沒有了,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在同一個平臺上供學生填報。同時,志愿填報由“學校+專業”改為“專業(類)+學校”形式,專業優先,探索實行一檔多投、多次選擇的投檔模式,加強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機會。
在引領全國高考模式改革的同時,此舉又一次引起了考生和家長關于“志愿填報時,應該選專業還是選學校?”的爭論。在自主權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考生到底要如何來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呢?
專業和學校,哪個才是決定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
北京百度的一組數據顯示,同樣是28歲,某211大學行政管理系的一名畢業生擔任銷售代表一職,月薪6000元;一名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月薪8000元;而某三本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一名畢業生則擔任公司的高級軟件工程師,每月薪酬已高達2.5萬元,相當于年薪30萬(上述薪酬均未計入業務提成及年終獎等)。后者的年薪是前兩者的數倍,而當年高考時他們的分數卻可能相差100到200分。
通過上述案例不難發現,崗位差異是影響三人薪資待遇的重要原因,完美志愿APP的獨家數據顯示,北京百度銷售代表的平均月薪是6820元,高級軟件工程師為16084元,人力資源專員/助理則為5143元。
決定工作崗位的往往是大學時所選的專業,因此有人認為,大學的專業才是決定未來前景的重要因素。完美志愿的獨家大數據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以北京大學為例,能進入北大的學生基本都是萬里挑一的杰出人才,高考分數相差無幾,但是畢業5年后,他們的待遇卻出現了巨大差異,薪酬最高的為會計學專業,達24153元,而排名第十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只有10300元,兩者相差13853元。
1214個專業,怎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在傳統的“一檔一投”的模式下,考生們往往為了更有把握進入某校而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也忽略了對專業的選擇。據完美志愿調查,只有16%的人表示有明確的目標專業,58%的人承認,只是根據自己的分數選擇了能夠報考的最好學校。這就造成了72%的人表示如果可以重來想重新選擇專業的后果。
這一現狀將隨著“一檔多投”模式的實行而得到改善。據報道,在2014年福建省高校的本科藝術類招生中首次試行了“一檔多投”,并且效果顯著。本科A類常規志愿計劃完成率高達99.6%,是考生志愿滿足率最好的一次。
在掌握了專業選擇主動權的基礎上,完美志愿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長要更加重視專業匹配度和就業去向。通過完美志愿APP,考生可了解最詳細、精準的專業就業前景,包括畢業薪酬、師兄師姐的去向、畢業后從事的行業等信息,縱觀各類就業數據,不再擔心畢業之后的就業問題。此外,完美志愿也會幫助考生從成績、意向、性格、就業前景四個維度進行深度分析判斷,為考生一鍵完成志愿方案,讓考生對錄取風險、適合程度、前景分析一目了然,做到心里有底,更科學、更合理地挑大學、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