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系(汽車工程與交通運輸系)辦學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為更好地對接南充五大千億產業群——“汽車汽配產業群”,2017年增掛了汽車工程與交通運輸系,目前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本系依托南充和成渝地區制造裝備業、汽車汽配前后市場、智能制造、電氣行業、鐵路、軌道交通等行業構建了堅實的辦學基礎,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F開設有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共8個普通??茖I,專業適用范圍廣,就業領域寬。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是院級骨干建設專業、四川省級示范專業、四川省級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也是四川省級“創新行動計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立項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是院級骨干建設專業、院級現代學徒制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是院級特色專業,校企共建有“拓格工業機器人項目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五個專業是本校“四川省優質高校建設”重點打造的專業群。“機械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是我系傳統優勢專業,建有“南充市數控維修大師工作室,南充市鉗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對接蒸蒸日上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師資力量雄厚:機電工程系擁有一支專兼結合、“雙師”素質突出、“雙師”結構合理,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專業教學團隊。全系現有教職員工61人,校內兼職教師5人,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2人,碩士研究生20人,講師(工程師、技師)28人,注冊電氣工程師2人,“雙師型” 教師37人,教學名師2人,南充市勞動模范1 人,南充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師”候選人1 人,南充市技能大師2人,受市、院表彰的優秀教師10人。聘請了20 余名企業專家、能工巧匠及技術人員作為我系兼職教師。近幾年來,教師共承擔國、省、市、院科研項目20余項,主(參)編出版著作教材13部,在CN及以上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50余篇,建成精品課程12門。
實訓條件優良: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區域一流的校內汽車實訓基地、吉利汽車人才培養基地,建有駕校、汽修廠、數控實訓基地、機械加工工廠、四川省級智能制造生產性實訓基地、創客實踐中心、數控和鉗工技能大師工作室;擁有工業機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車、汽車維修仿真實訓、汽車模擬駕駛、汽車營銷、CAD/CAM仿真實訓、加工中心、數控車床、電火花線切割、模具鉗工、機械創新、電工綜合、電力電子、家電維修、金屬材料性能檢測、電力拖動、PLC、單片機等各類實驗實訓室20余個,校內實訓實驗設備總值達2000余萬元,建筑總面積達7000余平方米。建有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人本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四川拓格機器人有限公司、南充建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四川重汽王牌興城液壓件有限公司、南充明云車業集團、南充玖田車業有限公司、香港鎮泰集團等校外實訓基地20余個。
培養模式先進:我系堅持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崗位能力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了核心技能“教、學、做”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專業教學中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實現了學校與企(行)業的緊密結合、課程與實訓的有效整合、實訓與科研的有機滲透、實習與就業的密切掛鉤,實施以真實工作任務、產品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建立了突出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了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改革,構建對接企業生產過程的課程體系,課程教學內容突出企業崗位能力培養,重視學生技能培養,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對接,近三年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達100%。
招生就業聯動:職業預測→社會招生→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就業指導→跟蹤服務。我系有完善的就業指導及推薦服務體系,建立了廣泛的就業網絡,與成都、重慶、南充、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機械制造、汽車制造、汽車銷售、智能化工廠、機器人公司、鐵路軌道交通公司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培養”協議,畢業生還可通過公招考試考取職業高中學校教師。畢業生遍布四川、南充、重慶、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北京、上海地區,近幾年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專業對口率達90%以上。學生畢業即就業、頂崗即上崗,適應能力強,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喜愛,企業滿意率在90%以上。每屆畢業生供不應求,大多數被用人單位提前錄用。
辦學特色鮮明:幾年來,我系秉承“質量立系、人才強系、特色興系”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即以培養機械制造類、機電一體化類、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類、智能制造類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堅持“兩個為本”即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發揮“三大優勢”即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良的實訓條件、廣闊的專業前景,開展“四個育人”即理論育人、實踐育人、情感育人、創新育人,實施“五大工程”即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實訓基地建設工程、機電汽車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工程、校園文化建設工程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程,辦學實力顯著增強,辦學規模穩步擴大,辦學特色日益鮮明,辦學地位不斷提升,為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培養了大量實用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等技術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長為機械制造、汽車汽配、電氣行業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技術服務總監、中層干部、技術骨干、管理骨干和創新人才,深受用人單位、學生家長和社會各屆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贊譽。
我系將遵循“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既定方針,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校企合作為保證,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特色建設為重點,以實訓基地建設為載體,以課程建設為突破,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