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戰中培養新聞人才
“我們每年會招聘近300名新聞類專業應屆畢業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高校新聞傳播教育與實;陽光招生網-專業的高校招生信息咨詢服務平臺,先設有高考資訊、高校院校庫、招生簡章、批次線、專業目錄、志愿填報、高考常識、高考報名、大學分數線等欄目,提供最新、最準備的普通高考招生信息,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有效的高校招生信息,是高校和考生之間進行連接的服務平臺。" />
“我們每年會招聘近300名新聞類專業應屆畢業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高校新聞傳播教育與實際應用還有不小差距。”在今天舉辦的中國人民大學未來傳播學堂成立儀式暨數字傳播精英人才培養論壇上,藍色光標集團董事長趙文權的發言引起了不少與會者的共鳴。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學生培養過程中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為加強學生實戰能力培養,該院對教學環節進行了改革。在2016年春季學期的課程設計中,讓本科生利用今日頭條大數據平臺推廣化妝品,讓研究生利用微博粉絲通平臺推廣銷售保溫杯。
“從品牌的推廣開始,到曝光度、點擊率,最終體現在銷售成果上,看這個賬號到底賣出去多少產品,學生的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陳剛認為,在技術迭代不斷加速的情況下,新聞傳播教學改革要以培養具有批判精神的實戰人才為重點。
在人大新聞學院副院長胡百精看來,培養實戰能力,離不開富有經驗的教師。“人大新聞學院計劃用2—3年的時間,建設一支‘三三制’的師資隊伍。”胡百精介紹,在專業教育上,形成本院教師占三分之一、跨學科和業界教師占三分之一、全球范圍內特聘講席教授占三分之一的教學團隊,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創新,培養跨媒體、跨學科、跨文化的高級新聞傳播人才。
“傳統新聞學科偏文科的傾向,在大數據時代受到的掣肘越來越明顯。”趙文權認為,如何讓學生掌握技術工具,利用技術手段精準找到傳播對象,都是需要新聞傳播教育界思考的。
據了解,“未來傳播學堂”由中國人民大學與藍色光標集團共建,雙方第一階段合作期為10年。在此期間,藍色光標集團將按年投入,累計捐贈1億元,以推動雙方合作,共同探索培養數字傳播時代的精英人才。(記者 董魯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