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代表隊在李麗萍老師的帶領下到達北京,8月26-28日進行各個賽項的比賽。兩支代表隊在此次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參加“邏輯控制設計開發”賽項的“鐵骨錚錚”隊(成員:覃琦、韋現佑、覃健翔,指導老師:龍真生)獲得全國一等獎,參加“連續過程設計開發”賽項的“與從”隊(成員:宋柏濤、陳國維、許海峰,指導老師:胡寧峪)獲得全國二等獎。8月29日,我院理工學部部長謝聰、副部長趙晚昭以及參賽師生出席參加2018“西門子杯”閉幕式。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歷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全院學生從課堂中來、到實踐中去。“西門子杯”比賽創辦之初,便積極鼓勵相關專業學生報名參加,并且師生在針對歷年來的參賽經歷進行經驗總結之后,逐漸摸索出一個完善的報名、教學、訓練、實踐的參賽流程,擁有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豐富的實驗器材、各式的訓練場所等。這些不僅表現出我院對該比賽十分重視,同時也能舉一反三,依照“西門子杯”的比賽整體模式來進行其他比賽的一系列工作,能夠有效地節省時間。
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系統仿真學會聯合主辦的重大賽事,該挑戰賽也是在西門子公司與教育部簽署的《教育合作備忘錄》框架下舉辦的工程人才培養活動之一。大賽主要面向全國自動化、機電、電氣、電子、計算機、通訊及物聯網等制造業相關專業大學生和高職高專在校學生,旨在激發學生在實用性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活力,并為中國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的工程應用型人才、設計開發型人才以及創新研發型人才。
教育部原副部長、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啟迪教授曾表示——工程師作為一個持續六千年的職業,創造了人類的文明史,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中國的工程師也構筑了萬里長城、都江堰、京杭大運河等偉大工程,載入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史冊,更有現代三峽工程、高鐵、港珠澳大橋、航天載人飛船、深海工程、超級計算機、量子通信、智能手機等等,無不體現了中國工程師的貢獻。“在當今的新時代,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從制造大國發展為制造強國,所以我們又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讓全世界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因此我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參加到我們工程師的隊伍中來。”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參賽選手正在比賽
參賽師生參加閉幕式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參賽選手與老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