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紛紛落實教改方案。小學教科書更進行了全方位變臉,一年級便有論語。昨日北京市教委又發文,北京小升初取消特長生招生。消息一出引發眾人嘩然,怎么辛辛苦苦努力好多年,就這么白費了?教改都改了啥?在新教改方案下,孩子又該如何取勝呢?今天,小編我就來為您詳細解答。
新教改都改了什么?
改革一:語文課本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古詩文篇幅大量增加,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60篇增加到70篇。
改革二:中高考制度
改革之后,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數學在今后的命題中將大幅度降低難度,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
改革三:影視教育進駐
教育部、中央宣傳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力爭用3到5年時間,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基本普及,保障每名中小學生每學期至少免費觀看兩次優秀影片。同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影視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進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確看待影視從業人員,不盲目追星。
改革四:取消特長生
北京市教委下發2019年工作要點,明確今年取消特長生招生,全部名額用于派位,城六區將逐步降低公辦學校寄宿招生數量和比例。此外,民辦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納入屬地教委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原則上以招收其審批機關所在區域內學生為主。
這些改革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
變化一:孩子將更博學,更具文學底蘊
語文課本改革后,孩子的古詩文素養、國學素養,將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熏陶和積累。新版教材,將迫使孩子必須從小通讀古詩文。這,對孩子的禮儀、教養,也將起著微妙的作用。在未來,孩子必將更具文學底蘊。
變化二:語文成為致勝高考的法寶,無法臨時抱佛腳
從最新的中高考制度來看,語文將成為未來高考的拉分王。而語文的學習絕不是一蹴而就,這需要孩子從小就進行積累。因此,還想惡補一兩年,甚至數月,便迎戰高考的想法已經行不通。在未來,中高考拼的更是孩子平時的積累,以及孩子的韌性和堅持。
變化三:孩子的眼界將被打開,明星將不再神秘
影視教育普及后,孩子的學習生活將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調劑。于此同時,明星、演員,這類職業將不再神秘。孩子的認知與看待影視職業的態度,也將有著明顯改觀與進步。同時,孩子的藝術細胞也將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培養。
變化四:師資、求學機會將更均衡,孩子標簽意識淡化
取消特長生招生后,將改用派位至入學。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師資力量將趨于均衡。孩子的求學機會越來越趨于均等。孩子也不用像之前那樣,被父母逼迫出入各大補習班。除此之外,孩子的社會階層意識、標簽意識,將被淡化。孩子的心靈,也將更加純凈。
綜上所述,新教改下,只有平時注重古詩文積累,并且堅持探索與深耕。擁有豐富文學底蘊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教育環境下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