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綿陽市文明單位暨文明校園創建現場會在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召開。與會人員在綿陽職院黨委書記鐘樂海的陪同下實地參觀考察了校園環境,高度評價了該校濃厚的文明環境和創建成果。大家一致認為,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每個部位每個環節都做的扎實到位,全校上下營造出濃厚的文明氛圍,潛移默化中將文明的種子深深根植在每位師生的心中,綿陽職院的經驗值得推廣學習。
近幾年來,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繼續保持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的先進性,通過不懈努力,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2018年,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榮獲“綿陽市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稱號,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曹武軍同志榮獲“2018年度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個人”稱號。材料系張昆玉同學榮獲“2019年度綿陽市十佳志愿者”稱號等。
綿陽職院始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將其納入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整體發展規劃,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領導班子建設好、思想政治教育好、活動陣地好、教師隊伍好、校園文化好、校園環境好”的高校文明校園“六好”標準為目標,著力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師生公民道德、職業道德、文明修養、民主法治觀念、校園文化生活質量和校園文明程度,進一步改善育人環境,切實深化和加強文明校園創建,把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建成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思想道德建設好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教育,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扎實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黨委宣傳部門牽頭協調、職能部門密切協作、全校各單位(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成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和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納入質量保障體系,作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深入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體系,健全課程育人管理、運行體制,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該校于2016年3月在全省高職院校中率先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
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開展文明處(科)室、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教書育人楷模、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和“雙爭”主題實踐活動,制度化常態化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建立“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并利用重大紀念日和重點文化基礎設施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工作扎實有力,道德建設廣泛有效。
領導班子建設好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握正確辦學方向,切實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和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緊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主線,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充分發揮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著力構建風清氣正、廉潔高效、團結干事的良好氛圍,為全面推動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改革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教師隊伍建設好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依靠教職工的方針,充分發揮教職工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作用,完善教職工培養、評價、使用、激勵、保障等措施,培養教職工愛校、愛崗的敬業精神,增強教職工的獲得感、自豪感、榮譽感,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實現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美麗、魅力、和諧綿職”發展戰略,實現特色鮮明區域性一流職業大學的奮斗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校園文化建設好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形成了包括校領導、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和團委等部門組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機構,制定了《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十三五”校園文化建設規劃》,積極開展特色文化課程(如茶藝、文學作品欣賞)、特色文化活動(如籃球運動會、秋季田徑運動會、“三月文明風”活動、)、社團活動、高雅文化走進校園(如川音交響樂團、電子科大交響樂團在綿陽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專場音樂會,“四川省文聯、省教育廳戲劇進校園活動”走進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努力培育“追求卓越、崇尚創新、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為核心的和諧校園文化,鑄熔高雅健康、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品牌(如品牌活動“科技文化藝術節”已連續舉辦17屆,成為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特色品牌文化活動。)
活動陣地建設好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擁有校史館、大學生活動中心、田徑運動場、心理咨詢室、學術報告廳、智慧教室、道德講堂、易班活動室、廣播站等文化場所,各系擁有活動中心,校內著名社團如四維協會、航模協會等均擁有活動室。擁有生產性實訓車間150余個,校外實習基地180余個。文化設施完善,管理措施得當,為師生開展活動提供了場地保障。
堅持抓好校園網、“兩微一端”新媒體陣地建設管理,加強校報、廣播、宣傳欄等輿論陣地建設。網絡用戶歸口管理規范,全面實行了用戶上網實名注冊制,與綿陽市公安網監建立了對接關系。啟動了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專項工作,建有易班推廣應用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網上黨校、網上團校、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成立了一支網絡文明傳播隊伍,被綿陽市文明辦評為“網絡文明傳播工作先進集體”。進一步加強了課堂教學管理,嚴格執行教師教學考核、教材使用、教學過程督導制度。規范論壇、講座、研討會等人文社科活動及各類社團管理。通過邀請專家學者作輔導報告和組織收看專題教育片,開展名師大講堂、理論研討、馬院教師教學引導等措施,切實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思想引導,提升文化素養。
校園環境建設好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在《“十三五”校園文化建設規劃》中全面規劃了環境文化建設。按照“整體布局、系統推進,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原則,突出“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的理念建設校園人文景觀,強化環境文化育人功能,不斷實施校園環境“美化、凈化、亮化、綠化”工程,深化平安校園建設,積極創建和諧校園,打造清潔、衛生的校園環境。(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劉晨晨)